Search

【關於教育這件事-我的鋼琴毀滅之路】

家綺在受教育的路上如同許多人一樣
  • Share this:

【關於教育這件事-我的鋼琴毀滅之路】

家綺在受教育的路上如同許多人一樣
存在很多創傷
其中一個來自於鋼琴學習🎹

記得小時候學了一陣子鋼琴
大概為期七年左右🍵

每天晚上必須到令我害怕的一樓彈琴半小時🎼🎼🎼
但這純粹是因為小家綺會怕黑怕鬼
又愛看玫瑰之夜的鬼話連篇👻👻👻
但不至於有什麼重大創傷
(就是變得很怕鬼而已,某個程度好像也有小創傷,有興趣再談😅)

但對小家綺來說
創傷來源主要是來自於學習的歷程😱😱😱😱

鋼琴家教老師👩🏻‍💼有時候人很好 幽默風趣又有活力🤪
有時候懲罰來的突然又措手不及😱
因此小家綺很難預測每一次的鋼琴課氛圍會是什麼樣子

於是在這種狀況之下🥶🥶🥶🥶🥶🥶
上鋼琴課前最常有的狀態就是頭昏肚子痛焦慮害怕 有時候手會抖😢

這次可能很歡樂 那會大大鬆一口氣😔
下次可能會被捏大腿 用原子筆敲手指 被罵彈錯的地方 用硬幣放在手背上不能掉下來😣
除了疼痛,更多的是害怕跟驚恐🥺🥺🥺🥺🥺

而在每次彈一個鍵,就在擔心下一個鍵會彈錯的狀況下
我沒有辦法鬆動與自由的學習🥶
害怕做得越糟 越糟就越害怕 完整的惡性循環🔄
以至於無法彈更困難或是深化的曲目
能力也一直維持在不上不下的狀態🤷🏻‍♀️

一部份來自於老師的不一致導致無法預測的不安全感🙅🏻
一部份來自於對於被老師指責時的壓力🙅🏻‍♀️
另一部份是因為害怕而情緒張力過漲🙅🏻‍♂️
導致無法記憶琴譜而不斷出錯
又引發後續更多的錯誤以及責怪🙍🏻‍♀️

👁👁這些對於一個權威認同時期的孩子是極大的壓力源

權威認同時期的孩子
認同對象包含所有的權威者
🗣🗣權威者的一舉一動及指令
孩子都會深深地想要符合權威者的標準
如此一來才能被認為是「好的小孩」

一旦權威者情緒浮動時,孩子會跟著浮動
權威者貶低孩子時,孩子內在會跟著自我貶低
這是多重大的影響呀!

☁️🌥⛅️🌤☀️⛅️🌥☁️🌦🌧⛈🌩⛈🌧☁️

回到家綺身上
於是我的鋼琴之路就此結束(?)
在長大之中鋼琴從來不在我的生涯選項之中

直到大學因為無聊而自由學習吉他🎸🎸🎸
它卻陪我更長久🎼🎼🎼

即便彈得不好 也沒有打算深化學習的打算
但因為不是壓力源,而是舒壓工具🧘🏻🧘🏻🧘🏻
反而在這十多年間的日常生活幫我帶來娛樂及情緒的調節方式之一

這才是學習真正的目的呀
學習的目的不是用來安慰大人「我有讓他學東西跟才藝了」🥲
而是用來讓孩子在未來有足夠的養分與支持🌱
讓生活感受及品質變得更好才是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

是不是很困惑為什麼家綺討厭鋼琴還分享鋼琴工作室🤪

✨在疫情期間
鋼琴老師羿岑跟我聯繫✨
我們討論了對於家綺創作風格的興趣
以及羿岑在音樂教育上的理念✨
希望我可以協助設計粉專的圖
(如附件)

我很喜歡羿岑對於教學的熱情🌹
🌺她想要透過引發學習動機
進而孩子可以為自己而奏 在過程中感覺到美好🌸

畢竟當孩子只是「為了完成大人使命」的時候
那樣的學習是被動的
因為愉悅的來源是「大人的喜悅程度」😻
也有可能是避免「大人給予的懲罰」的恐懼😿
這兩者都是為了大人的生命經驗而不是為了自己的生命經驗

這很可惜😿

當孩子一直在這樣的狀態下
在學習以及自我照護的生命歷程中
孩子因為一直在為大人的喜好負責,而非為自己的需求負責
導致會很難學習扛起自己的生命責任
畢竟「照顧自己是在對自己負責,而不是對爸媽的喜好負責呀!」

說了這麼多
其實我很希望自己在小時候就可以遇到像羿岑這樣的鋼琴老師
或許現在我對於鋼琴會有不一樣的視野以及經驗呢🌷

所以歡迎想要學鋼琴的盆友到陳羿岑鋼琴教學工作室交流唷

#心理師是人類
#還有很多教育創傷故事待分享
#家綺的斜槓+1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Hi~我是一位台灣的諮商心理師 喜歡畫畫 寫文章 音樂 生活 梗圖 攝影 說話 謝謝你一起加入我的世界。 喔對了!如果有相關的工作邀約 歡迎用私訊了解我的工作經歷及專長唷: )
View all posts